碳化稻殼的特性是什么?
時間:2022-05-28 15:28:20 來源:原創
碳化稻殼可做為介質及改進土壤的用處,其作用優勢如下:稻殼由內穎及過大的外穎構成。稻殼長5—10毫米、2.5—5毫米、厚23—30微米,其色澤呈盜黃色、金黃、棕褐色及紅棕色等。稻殼堆密度為96—160千克.m-3,稻殼被破碎后,堆密度可達384—400千克.m-3。

稻殼中硅含量愈高,則愈硬實,耐磨性愈強。稻殼靜止角為35度,稻殼破碎后經過50—160目篩網的靜止角為43—45度,經過80目篩網的靜止角為40度。稻殼燃燒后余下的碳化稻殼一般為稻殼質量的20%。
碳化稻殼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,含量達到87%—97%。碳化稻殼的容重為200—400千克.m-3,密度為2.14,熱道系數為0.062(碎石棉為0.041,礦棉為0.030,軟木為0.028)。稻殼灰具有過大的比表面積,通常為50—60m2.g-1,有時可達到100m2.g-1。稻殼中約含40%的粗纖維(包括木質素纖維和纖維素)和20%左右的五碳糖聚合物(主要為半纖維素)。另外,約含20%灰分及少量粗蛋白、粗脂肪等有機化合物。
相關資訊: